先锋绿色资源网正式开通,本站致力于提供合同协议、资格考试、资料文档、学科题库、毕业论文、程序源码等专业资源分享,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毕业论文 ziyuan 4个月前 (11-19) 78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
青少年是祖国、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而现代青少年正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要想成长为一个祖国的栋梁之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其中“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成长起着定向作用。而家庭教育负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家庭教育的早期性和长期性,以及家长和子女之间的特殊血缘关系和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家庭所独有的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特殊条件。“德育”是青少年成长的必备条件也是基础条件,因此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基础。
2.家庭教育是孩子个体发展的关键
家庭教育虽然和其他教育有着共同的本质特征、目的要求,但家庭教育还有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价值,家庭教育是青少年个体发展的关键。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是子女最亲近最信赖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对子女产生着影响。比如碧莲镇中心小学一个学生,家里人在老师面前也谎话连篇,生怕自己孩子被老师训斥。所以这个孩子在学校里也是一个不讲信用的孩子,老师实属头痛。因此,父母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家长对子女性格的形成、品德的培养以及以后才能的发展影响很大。许多名家的健康成长,都是与家长优良品质的熏陶和循循善诱的教导分不开的。
3.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有持久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对青少年成长影响最持久的教育。子女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甚至还未出生时,就己经开始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了,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青少年做人起点的高低。除此之外,家庭是子女长期生活的场所,据调查,入小学与中学的孩子,每天在校时间只有六至八个小时。
二、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成绩轻德育
家庭是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但现实中,家长常忽视家庭“德育”功能的重要性。例如,农村学校的一些家长,一见到老师就问自己孩子的成绩是多少。考的好那就是很好,考不好了就要简单粗暴的对待了。一些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或认为子女在学校己接受了足够的道德教育,往往不能有意识的培养子女明辨是非、分清善恶的能力。甚至一些家长对子女进行缺德教育,这些家长出于狭隘、自私的心理担心子女在外面吃亏,就鼓励子女的攻击性行为,教育子女“你打我一拳,我还你十拳”的思想。出现这种家庭教育的误区,易导致青少年对他人漠不关心,不会与人沟通,缺乏应有的独立生活能力,缺乏社会责任感,形成自私、易冲动,好嫉妒、冷漠的个性,甚至采取轻生、违法犯罪等极其偏激和极端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变成只会学习,不懂做人的新型“边缘人”。
2.忽视子女的心理健康
在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中,家长会重视子女的身体发育,身体的健康状况,但很少有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发展及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其需求和对外界事物的认可是不同的。家长很少关注子女的心理发展顺序,甚至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子女的心理发展顺序,他们往往喜欢以成人的心理去思考孩子的问题或是把青少年的心理当成幼稚儿童的心理去思考。所以,当子女处在青春期时,家长对子女常出现的叛逆行为、早恋行为或者对子女的交际行为常常感到很苦恼,却又束手无策。
除了要了解子女一般的心理发展,还应注意子女自身性格的形成,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但现在社会中,家长并不注意子女性格的形成,也无意识培养子女的性格,只是一切都顺其自然。即使发现孩子在性格方面有某些缺陷,一些家长也并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改善。农村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农村普遍存在用物质刺激和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在孩子的同伴或老师面前损伤孩子的自尊作为惩罚和教育孩子的方式,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
三、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对策
1.重视榜样教育,力避精神污染
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发展的人,而和谐发展的人离不开和谐的家庭。一个和谐的家庭本身就对孩子的各个方面产生着无声无息的示范作用。建设和谐家庭,要力避精神污染,还要父母共同构筑一个教育整体,双方应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在重要的价值观念和养育方式上基本达成共识。
2.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第一,关注子女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良好的性格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同时又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性格是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稳定表现,它决定了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起核心作用的个性特征,它贯穿于全部生活当中,影响着整个精神生活。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过三个阶段:在儿童期,人的性格并未形成稳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第二阶段的少年时期,会逐渐形成比较稳固的态度和行为习惯。第三阶段的青年期,行为受自觉意识的支配和制约,会形成稳定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第二,鼓励子女的正常交往活动。我国古代流传的佳话“孟母三迁”,为家长提供了帮助子女择友的重要经验。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也说明了交往、择友对一个人成长有相当大的影响,青少年在交往中喜欢彼此模仿,无论与其交往的人是优秀的还是不良少年,他们都会产生认同感,并相互影响。有些家长因害怕自己的孩子交到坏朋友而限制子女的正常交往,把他们困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长期的社交剥夺,会造成青少年性格孤僻,不善交往等问题。家长应鼓励青少年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为子女创设必要的条件,使他们与同龄人开展有益身心的活动;了解和关心子女在社会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指导他们解决交往中遇到的问题,这对促进子女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意义。
四、结语
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是培养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繁荣稳定的重要基础。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具有更丰富的教育内容、更灵活的教育方法和更广阔的教育范围;比社会教育具有更持久的作用、更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农村家庭教育中,家长忙于农活或由于知识结构的欠缺,往往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方法简单粗暴,要分析和认识此种矛盾,要求我们在对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知识时,不仅要加强宣传力度,向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为保证网站长期稳定运行,您需要先支付 2 元 才能下载或查看此资源内容,谢谢支持!立即支付

本文网址:https://www.greenziyuan.com/9238.html
相关说明:
1、若链接失效或其他因素,请联系邮箱:lanling005@qq.com,信息员会在 24 小时内回复你。
2、本站资源来源于网络公开发表或会员上传,所有资料仅供学习交流。
3、部分资源所收取费用仅用来维系网站服务器运营,性质为用户友情赞助。
4、如侵犯您的权益,欢迎发邮件进行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 5 个工作日内联系你。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