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经济的新战略,把数十万“土里刨食”的庄稼人带到商品市场里,让他们接受价值规律的训练,在短短的两三年内,造就出一批具有新素质的农民。正定县委着手编写了《新素质分子一百例》。他们认为,建设一支新型农民队伍,对正定经济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战略价值。
农民的形象确实变了。他们脱去旧布褂,换上城里流行的时装;谈起商品生产,满口“信息”“价值”“可行性研究” 等新名词,如果不细打听,都分不清他们是干部、工人,还是农民。
这些新式农民的共同特点是渴求知识,愿意和科技人员交朋友,解决问题有思路,办事情有眼光。
过去,他们穷怕了,穷蔫了;如今,两三年的时间里,就在商品经济的学校里训练得有胆有识、雄心勃勃。小马村三十七岁的党支部书记张福斌,从一本刊物上看到西北大学成功研制一种国内市场紧缺的化工产品,立即赶到西安考察,在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后,经过村民讨论,决定买下专利,集资 100 万元,建一座化工厂,选送 20 名高中毕业生去西北大学接受培训。
这样一笔巨款,这样一项大事业,在村里、县里都引起了许多议论,不少人为张福斌捏一把汗。他却从容地说:“干事业总要担一点风险。工厂办成了,一年能拿利润 60 万元,小马村子孙后代就有了摇钱树;有专家、教授给 我们做后盾,一定会成功!”
在正定,张福斌式的新一代农民很快成长了起来。30 多年过去了,赵德润对当年的采访难以忘怀。在他的心目中,习近平同志是个有思想、有作为、有担当的人。“这是我 30 多年前的观察,也是今天的判断。所谓有担当,就是有思想、有作为,必定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主张,必定承担一定的风险。”赵德润感慨地说。
30 多年来,赵德润不止一次地翻阅当年采访习近平同志的谈话记录。他发现,和许多高喊口号的人不同,习近平同志没有空话套话,没有“穿靴戴帽”,没有哗众取宠。作为一位年轻的县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深入浅出,实事求是,平平实实。他的思想和做 法无疑是符合中央精神的,难得的是,其具体做法都是从实际出发,有自己的创造。
作为一名记者,赵德润也十分关注自己的采访对象。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结束后,他坐在电视机前,看到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新任总书记会见中外记者,通过实况转播面对全世界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赵德润的心里顿生无限感慨,习近平同志的这些话实际上同他在正定的所作所为是一脉相承的,他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来没有变过。
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的精神,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做一个有信念的人。要从实际出发,主动走近群众当中、倾听群众呼声,在根本上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宣言,发扬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