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太多了,我就讲两个方面吧。
第一个方面,是他作为一把手的深远思路。1990 年,他到福州当书记的第一天就发表了一个讲话,很好地讲明了他当书记的思路,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第一点是他来这里不搞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向干部学习,向基层学习。他说,工作要有连续性。一个地方的发展,有些好政策、好办法要继承发扬和不断提高,不能朝令夕改。他一来就下去调研,到企业去,到街道去,到省直机关去,到部队去,到院校去。经过实地调研和深入思考,他提出福州要制定一个长远发展规划,要考虑 3 年、8 年、20 年福州的发展。这就是后来的“3820”工程。“3820”工程的提出,为福州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福州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现在“3820”工程的目标基本上都实现了。第二点是他讲话体现出的战略性。他提出,福州应该搞成一个闽江金三角经济区。现在国务院批复的福州新城建设规划,实际上就是在他当年提出的这个构想基础上形成的。还有,他对平潭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规划,平潭原本是一个海岛,条件很差,但习书记提出不能因为条件差就不发展,要看到这个岛的重要位置,还提出先修平潭大桥,并做了一些前期工作。这为平潭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二个方面,习近平在用人理念上有很多独到的观点和论述。习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一贯倡导干部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他善于结合具体工作,对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点拨。比如,在 1990 年 10 月召开的全市造林绿化工作会议上,他专门提到:“清乾隆福州知府李拨曾把做官与榕树作对比,他说,‘榕为大木,犹荫十亩‘,为官者‘在一邑则荫一邑,在一郡则荫一郡,在天下则荫天下’。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封建官吏尚且能这样,作为我们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更应如此。”习书记在用人上坚持“近君子,远小人”“君子和而不同”。有关这一点,他在不同场合多次作了专门强调,指出不能使用“四类人”:“一是对下很傲,摆架子、摆官气,对上又阿谀奉承的人;二是善于钻营的人,整天工作精力不是用在工作上,到处打小报告,特别在领导之间挑拨离间;三是叫作‘天桥把式’的人,光说不干;四是‘欺上瞒下’说假话的人,这种人作风漂浮。”他的这些叮嘱,我始终牢记在心,在后来的工作中始终对这“四类人”保持警惕。
“榕为大木,犹荫十亩”,为官者“在一邑则荫一邑,在一郡则荫一郡,在天下则荫天下”。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封建官吏尚且能这样,作为我们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更应如此。在当今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干部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习近平指出:“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干事担事、勤政务实、为民服务,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