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理想信念,养成为人民服务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从 15 岁刚到黄土高原的迷惘,到 22 岁离开,七年时间,他立志改变梁家河,通过苦干实干做出了一番成绩,找到人生目标和方向。当离开陕北时,他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和理想,那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作为基层干部,理性和信念尤为重要。当前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如何带领干部队伍做好群众工作,关乎百姓幸福,关乎社会稳定。理想信念不是口号,而是如习近平总书记一样,经过若干岁月的历练成长,逐渐建立起来。作为基层干部,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强化学思践悟,掌握为人民服务本领
作为基层干部,读书学习进步是关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读书”,求知若渴,走三十多里山路借书,展现了青年对知识的求索精神。学而不思则罔,思考亦是基层干部进步的重要法宝,作为基层干部,面对基层一线群众,如何更高效简洁的实现红色基因的传递和传承是我们不懈追求的动力。基层干部不可一日无觉醒,在学习中进步,在领悟中成长,青年基层干部尤其如此。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时间,无论外界条件如何都不断学习,不断领悟,不断创新,带领群众抓生产,引进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学习和创新,让大队焕发勃勃生机。
弘扬实干担当,守为人民服务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不到两年时间,办沼气、办铁业社、裁缝社、办磨坊,等等每件事情都不是特别大,但是把所有事情集中起来效果有很大的显著。总书记在梁家河做的每一件事情,在之前都是从未有过的,每一件都是便民的事。充分体现了总书记的苦干实干的精神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作为基础干部,应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之所需的情怀,切实解决来百姓的生活需要。干在实处,落在实处,方显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