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境内闽江中下游一带,曾生活着许多连家船民。他们世代以船为家,贫困、漂泊,被人歧视。
1991 年 3 月 7 日,习近平登上了闽江边的一条“连家船”。弯腰钻进低矮的船舱,他走近灶台掀开锅盖,里面只有一点萝卜干。习近平良久不语。这条“连家船”是郑和金与妻子连水花的家。“连水花 16 岁上船,结婚也在船上。岸上没有房子,他们夫妻俩和三个儿子挤在船上,前舱装货,后舱睡觉。孩子放学回来,常常找不到船在哪里。”拉着市委书记习近平的手,连水花只忐忑地提了一个问题,“我们能有自己的房子住吗?”。
“你们放心,房子一定会有的!”习近平有力的回答,至今深深印刻在郑和金夫妇的心里。登岸之后,习近平立即召开现场办公会,要求有关部门以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马上就办”,迅速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解决问题。十个月后,包括郑和金夫妇在内的 104 户船民家庭结束了“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生活,搬进了台江区红星新村的新居。
从故事中,我学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真挚朴实的为民、亲民、爱民的情怀;学习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至上的坚定信念;学习到了“马上就办”的工作做法;学习到了久久为功的实干精神。
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我深刻认识到要传承好、坚持好、发扬好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的优良工作作风。为做好群众工作,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多一些担当,多一些办法,多一些接地气的思路,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带着感情服务群众,增强服务群众工作的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厚植为民情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站稳群众立场、贯彻群众路线,常怀为民解忧情怀,做好为民服务。始终怀着为民解忧的服务态度,对于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主动解决,不推诿搪塞。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真正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是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增强群众观念,涵养百姓情怀,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带着诚心去服务,做到将心比心。在入户走访群众过程中,尽可能地到群众家中看一看,听一听,采用拉家常的方式,了解群众家庭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群众要实话实说。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
三是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细之又细、严之又严、实之又实的工作作风,真正深入群众、扎根群众,深入基层、融入基层,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调整好心态去服务。在服务群众时候,要将群众当作我们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在处理困难群众问题时候,要结合有关政策的基础上,要有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调节处理解决问题。用心用情把听民声 、顺民意、解民忧、聚民心的每一件事办实办好,为建设红色苍山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