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 年八九月的时候,按照县、公社的统一安排,组织了工作组到梁家河整顿,我恰巧是这个工作组的成员。情况调查清楚之后,我们工作组就考虑调整一下村里的班子,认为对各方面都有好处。首先要考虑谁当支部书记合适。梁家河的姓比较杂,有十几个姓,选书记一定要选一个威望比较高的,大家都认可的人,既要考虑到有本事,还要考虑办事公道。考虑来考虑去,大家都想到了近平。近平是一个外来知青,他和村民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并且他在村里这么多年,一直都处事公道,能够把一碗水端平。有了这么一个初步的意向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走访群众,调查情况。
当时近平在赵家河村搞社教,不在梁家河。但是我们已经认识近三年了,我对他的情况也比较了解。我调查情况的时候,梁家河的村民,无论谁说起近平,都说他遇事沉稳,虽然是个年轻小伙子,做事情却稳稳妥妥,和村里谁都没有发生过矛盾。村民还反映,近平做事非常有个性,话不多,做事情很有两下子,大家心里都佩服他。此外,近平有知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懂得的事情特别多,是个有文化的人。
习近平有时候也到公社开会学习,公社院子里有一个大桌子,大家都在这一个桌子上吃饭,通常是一边吃饭,一边拉话,所以公社的干部对近平也比较了解。我听到有的公社干部说:近平做事有规矩,对人有礼貌,是个好后生。
我们工作组开会讨论了这件事情,互相商量,初步形成了一个意见:让习近平当村支书,让梁玉明当村主任,这个村子今后的工作肯定能搞好。
接下来,我们就找习近平做工作。当选村里的书记之后,生产各方面的担子都会压在身上,并且知青有招工、当兵、上大学的机会,随时都有可能离开村子,主要看近平愿意不愿意,有没有做好思想准备。近平说:“如果村里需要,组织和群众认可,我就听从组织的安排。”就这样,近平同意了做梁家河的村支书。我们也找了梁玉明谈这件事情。梁玉明思想很开明,不仅同意组织上对自己工作的安排,而且对近平的工作能力非常赞赏,完全赞同近平当村支书。
2009 年,近平回延安,也见了我们,十分亲切。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经过组织考察和村民推选担任了村支部书记,他不搞形式主义,而是立志为村民干实实在在的事。他带领村民打坝、挖井、办缝纫社、代销店、铁业社、磨坊、修建沼气池……只要是村民需要的,他都去办,而且办得轰轰烈烈。作为村里的包村干部,要切实落实责任。
分享感悟: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做到:1、及时做好上传下达,做好街道、社区和村里的通讯员勤务员。2、落实村里各项工作督导、跟进、调度和指导、协调、帮助。3、做好调研,为村里发展献言献策,时刻想着实实在在做事,为村里办实事、办好事。下一步,要学习先进村居经验,各项工作力争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