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领导干部在抓落实中,须从“敢落实”“勤落实”“善落实”3 个方面锤炼功夫。
强化“敢落实”的勇气担当。抓落实的过程不可能一路通畅、没有任何阻碍,必然会存在着种种困难和困扰。越是最困难、最艰苦、最危难,越是考验干部、成就干部。狭路相逢勇者胜,事到难处须放胆。需要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直面矛盾、动真碰硬,需要共产党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闯难关、蹚新路、出成果,党员干部唯有迎难而上,做攻坚克难的奋斗者,才能啃下改革发展路上的“硬骨头”。
历练“勤落实”的作风意志。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抓落实绝非一时一日之功,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至。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积小胜为大胜,抓落实才能产生扎实的成效。
走入一线察实情。抓好落实,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对真实情况了然于胸。党员干部要察实情、收实效,就要时刻握紧沉到一线的“竹竿”,把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多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才有可能成为抓落实的行家里手。
涵养“善落实”的工作能力。狠抓落实不仅是一种工作作风,更是一种重要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所谓“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一块大石头,用手扳它纹丝不动,用杠杆轻轻一撬它应势而起。抓落实光凭一腔热情,没有正确的方式方法,就像“老虎吃天,无处下口”,是难以抓实抓牢的。我们有的党员干部有抓落实的决心和意志,也有抓落实的勤劳和奋勉,一天到晚身先士卒、忙忙碌碌,却收效甚微,这是能力和方法出了问题。
要抓好落实,党员干部必须动员沟通能力。抓落实仅有党员领导骨干的积极性,不能把身边的人、把广大群众动员起来,就会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团结、发动群众,激发群众热情,汇聚落实工作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