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绿色资源网正式开通,本站致力于提供合同协议、资格考试、资料文档、学科题库、毕业论文、程序源码等专业资源分享,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3+1”理论武装】讲故事 学理论|“云”上学“习”故事(九)“用一针一线绣出更精彩的生活”

资料文档 ziyuan 11个月前 (05-07) 379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立春时节,乌蒙山腹地细雨绵绵,青山如黛。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越过一道道山梁一道道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深山大江边的苗家小村,一排整齐有致的白色小楼映入眼帘。

化屋村村民以苗族为主,民族特色鲜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苗绣、蜡染等成为这个村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吸纳了数十名村民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下车步行察看村容村貌。走进扶贫车间,精美的苗族传统服饰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这是手工做的吗?价格多少?销路怎么样?”
“有机器绣,有手工绣。机绣的,一套价格一千多元。手绣的,一套可以卖到一万八千元。不只是苗族同胞会买来穿,不少游客也很喜欢。”村民回答了总书记的问题后,蜡染师彭艺向总书记讲述了自己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的经历。
“很好!你也是不忘初心啊!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我是土生土长的化屋村人。小时候,是沿着“手扒岩”爬出去上学的。上大学,也是靠社会资助完成学业。现在,我选择回到村里创业,就是要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那天,总书记点赞苗绣“何其精彩”,让我倍感自豪。

作为苗族非遗文化传承人,我很振奋,总书记的关注激活了一方水土的文化记忆。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的工作室发展迅速,接到了不少省内外订单。约 30 名易地扶贫搬迁家庭的妇女在我的工作室当绣娘、染娘,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我们村的特色民族手工业与乡村旅游结合,推出了不少文创产品,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现在,我致力于在传承苗族传统特色手工技艺基础上,谋求多元跨界、融合创新,通过和更多人一起努力,把苗绣发扬光大,用一针一线绣出更精彩的生活!


本文网址:https://www.greenziyuan.com/4102.html
相关说明:
1、若链接失效或其他因素,请联系邮箱:lanling005@qq.com,信息员会在 24 小时内回复你。
2、本站资源来源于网络公开发表或会员上传,所有资料仅供学习交流。
3、部分资源所收取费用仅用来维系网站服务器运营,性质为用户友情赞助。
4、如侵犯您的权益,欢迎发邮件进行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 5 个工作日内联系你。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