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 年春节过后,20 岁的习近平赶往赵家河。后来的几个月,他真的撞起袖子放手干起来了。在赵家河,习近平“身兼数职”。白天,他既是宣讲文件、带头抓生产的领导,也是抄起铁铁亲自打坝植树的壮劳力;晚上,他是点起油灯教社员写名字的夜校老师。渐渐地,村里人有什么大事小事都爱找习近平解决。
1973 年的下半年,别人和习近平说:自己打算去上大学。不料,习近平却对他说:我到梁家河毕竟好几年了,老乡对我不错,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得帮助老百姓做点事。面对其他人的劝告,习近平却坦然地说:“走不了我就在这呆着吧,我本来就是个农民。”这时的习近平,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已经决心把自己交给陕北的黄土地了。
几十年后,已是党的总书记的习近平在做十九大报告时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想他在梁家河彼时彼刻的那句肺腑之言,懂得感恩和回报,想为老百姓做点事,那就是习近平的初心。
我们应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种工作作风,始终坚持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把村庄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努力为村庄的发展舔砖加瓦。
分享的总书记在正定勇于创新,不怕吃苦,真抓实干的故事,一点一滴、一言一行都体现着人民领袖拳拳爱民之心、殷殷为民之情,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党带给我们的,我们要永远感恩总书记、感恩党中央。